問題
我們都知道:
一月大、二月小、三月大、四月小、五月大、六月小、七月大、
八月大、九月小、十月大、十一月小、十二月大;
可是為什麼要如此設定,這些規則怎麼來的呢?
數學王子的提醒
●前言
1這個問題是屬於「陽曆」的問題,有關於陽曆法的基本認識,
請參考「閏年問題」。
基本認識---月亮平均盈虧周期為29.5306日
地球公轉平均周期為365.2422日
2因此原則上每一年大約是有365天。
●理由
1.【最初的設計】日曆上一年有365日,而一年有十二個月,
故規定單月是31天,雙月是30天。
2.【調整1】由上面的規定我們可算出
31×6+30×6=186+180=366
比實際天數多一天,要少誰呢?因為February本是
最後一個、也是雙月,因此二月要少一天,變成
29天
3.【調整2】從上篇文章中,您應該已經了解現行的陽曆是由
「凱撒大帝」制定,所以在月份上也有一個月份是以
它的名字來命名的,那就是July(因為「凱撒大帝」的
名字是Julies
Caesar),但是下一個皇帝「奧古斯都」
也認為自己改曆有功,故將原來30日的月份改成自己
的名字(Augustus)並改成大月31日--那就是August
因此,二月再少一天,變成28天
4.【調整3】由於August應該是小月,但是經過奧古斯都一改,小
月變大月,所以August之後的月份天數只好調換,
才會變成現在看到的樣子。
後記
1.現在的我們使用的陽曆,是在西元1582年教皇格勒哥里十三世
,採用天文學家C.Clavius及L.lilio的建議修正置閏法,沿用
至今,因此也稱之為格勒哥里曆或格曆。
2.格曆是一種純陽曆,也就是只考慮日、年的調和,並不考慮
與月的關係,所以雖然有12個月,但已失去的「月」的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