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12日
2007.10.12 數學探奇---尋找Pattern 數學王子
很多人不喜歡數學的理由很簡單,就是對於數學題目無法掌握,因此常有「我會的題目都不考」之嘆,因此數學王和讀者們一起
來聊一聊,隱藏在數學題目背後的意義吧。
Pattern(有人直譯作胚騰),是一種隱藏在題目表面的弦外之音,換句話說就是一種模式,讀者們可以想一想,為什麼你要去買漢
堡時會想到「麥當勞」,為什麼一大群人去看棒球賽時會自動帶著「加油棒」或「相關道具」,這就是「Pattern」,舉例來說:本來我
們是沒有這種習慣的,但是我們透過觀察發現以下特性:當我們要作某些事情時,多數人都會作同樣的事,所以我們也因此跟著作,久
而久之,它成為我們的自然反應。
以計算1+3+5+7+9+11+13+15之值為例,讀者心想這個題目有什麼好說的,直接計算不就好了,事實上也是如此,不過,當數目
字的個數變多時,直接計算的麻煩會愈來愈明顯,所以,我們不禁想起了數學神童--高斯「Gauss」小時候的驚人天份,老師要小高斯計
算的題目雖然不是這一題,不過其實還類似的,計算1+2+3+4+5+…+100之值。小高斯的想法是把這個題目的數字從100到1重排一
次,然後他發現上下每一組數字的和都是101,因為有50組,所以答案就是 (101×100)÷2=5050,藉由這個想法,我們也可以用它來解決
上面這個問題,1+3+5+7+9+11+13+15=(16×8)÷2=64
如上所述,同學們學完這一題之後, 並沒有任何的模式留存下來,所以題目都是獨立的,遇到寫法不同或是有些變化的類型不得不舉白旗
投降,事實這個題目還有另一種看法。
【圖形觀點】
1+3+5+7+9+11+13+15=8=64
因此,我們可將其一般化,寫成 1+3+5+7+…+(2K-1)= n K=1,2.3....n
有時候不同的類似的題目也會有類似的想法,讀者在計算相似三角形的題目中也會遇到同樣的情境,如下圖,在三角形中有一組
平行線,將兩腰截出數個個等分,請問其面積比為何?換句話說,已知 DE//FG//BC,且AD:DF:FB=1:1:1,求△ADE:梯形DFGE:
梯形FBCG之面積比。讀者若依照相似形的概念,則會利用相似形之面積比為邊長的平方比這個觀念,所以可得面積比為:
△ADE:△AFG:△ABC = 1:2:3
= 1 : 4: 9
所以△ADE:梯形DFGE:梯形FBCG之面積比=1:(4-1):(9-4)
= 1:3:5
事實上,我們也可以利用上一題圖示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,而且讀者會發現它們之間的的相似度很高,因為每一個小區域的面積比
是不是很像上個題目中每一項的個數和!
您瞧,我們發現它們有共同的模式了,這個就是一個Pattern,發現題目的共通性,可以讓我們更有興緻繼續挑戰下去。
【挑戰】計算以下圖形的面積比。
解法:
利用圖形來說明最簡潔了,請看:
看完這篇介紹,讀者是不是覺得數學多了一點親近的理由,尋找Pattern是數學家們很熱衷的一件事,例如:雖然已知π無限小數
,但是數學家還是希望知道它是否會有循環?又如,質數有無限多個,但是數學家卻嘗試找尋一個可以判斷是否為質數的規律,也因為
有這些研究,數學由純粹的計算轉化為一個努力的目標,那個目標或許對一般人而言是微不足道,但是人們藉探索它帶來的喜樂,卻是不
可計量的。